近日,在安徽省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一片新开辟的土地上,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一个简短的开工仪式,让刚刚落户的企业家李桂年内心激动。
在一片掌声中,仙寓镇投资2亿元的文旅项目——安徽盛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硒旺庄园康养旅游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图为:硒旺庄园康养旅游项目开工仪式
该项目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建成后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和高品质的康养服务。奠基仪式上,公司董事长李桂年心潮澎湃地说:“我们将扎根石台,在大山村开启事业美好未来!”
看着项目的破土动工,仙寓镇党委副书记李兰说:“硒旺庄园文旅康养项目的引进对我镇康养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大的提档升级。除了这个项目,大山村前两年还引进了硒世仙源·康养美学度假中心和圣天地·臻硒度假中心2个亿元以上的高端康养文旅项目。
人们不禁好奇,在皖南山区深山里的大山村,是怎么“迎娶”到一个个投资过亿的“富家女”,来这里安家落户?
拼禀赋 更拼保护
这还得从头说,大山村因地处高山,故而得名大山,是隐匿在仙寓山深处的世外桃源。这里自然风景十分优美,境内群峰逶迤,峡谷幽深,流泉飞瀑,有翠绿的生态茶园,梯田层层,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教授专家曾在此做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检测,发现土壤含硒量,竟比一般地区高5至10倍,为全国罕见,被誉为“中国富硒第一村”。同时,大山村始建于唐,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榉根关古徽道等众多文化遗址,拥有古老浓厚文化底蕴。
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__榉根关古徽道 通幽_
然而在2000年以前,村民靠山吃山,主要依赖茶叶、山场来创收,极不便利的交通环境、十分单一的劳作方式,使得村里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
近年来,围绕石台县“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大山村坚持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发展富硒资源为突破口,创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从继承祖辈志愿开始,大山村人民就开始封山育林,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茶,有意识地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生态意识。村里涌现出了百岁老人邓长根,一生不顾艰辛,守望青山,将稀稀落落的几棵红豆杉护卫成一片茫茫林海先进事迹,被当地人称为“红豆衫的保护神”,更是被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的荣誉称号,激励和影响着大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保护好生态资源,如今的仙寓山景区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景区收入达4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了140余万元。事实证明,大山村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打生态牌、走旅游路,越走越宽。
图为2015年,时年94岁高龄的邓长根抚摸着他一辈子都在守护的红豆杉
难怪李桂年对大山村“情有独钟”,他说:“大山村这个地方我们也来过多次,这里的硒文化以及负氧离子吸引了我,同时石台县委县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营商环境,优质和高效的服务态度,也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下了决心在这里争取投资建设一个高档民宿。”
拼政策 更拼服务
然而大山村并不满足于当前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衍生出了不少问题,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使得这里的乡村旅游层次亟待规范和提升,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需求。
近年来,石台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对农村交通、村庄环境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相继对大山村实施了公路黑石化项目,污水处理和弱电下地项目、人畜饮水扩容项目,仙寓山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大山村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尤其是景区内杨七路、七洪路和洪村至李村道路升级改造,七仙路拓宽改造。这期间,在“服务”上下功夫,做好项目服务。大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自建说:“我们围绕征地、拆迁等工作重难点,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做好政策宣传和拆迁动员,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得项目顺利进展。
图为:仙寓山道路提升工程 山通一径斜
随着一个个基础项目的实施,让这里的路变宽了、环境变好了、经营变有序了,自然也就有了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的底气,奏响了转型大山村农家乐升级最强音。
拼招商 更拼精准
旅游业的迅速兴起,给大山村带来了巨大变化。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凤还巢”,回村创业就业,目前村庄里就有138家农家乐。这些年,乡村旅游的火爆带动了大山村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农家乐经营、富硒农特产品销售等综合经营年产值可达8000余万元,户均年纯收益达20余万元,效益好的农家乐每年经营综合收入能达30万元以上。
目前的大山村正着眼大健康产业,做好“+旅游”文章。石台县委县政府对仙寓镇域经济发展提出的“提品位、提质效”目标定位,仙寓镇依托富硒核心地区及“富硒负氧”优势资源,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谋划招商项目,制定招商计划,排定招商任务清单,扎实推进工作。
同时,仙寓镇紧盯全县富硒农业、富硒功能性食品加工业、富硒养生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谋划编制重点招商引资推介项目,全面摸排镇域范围内闲置资产、存量用地等可利用资源,做到底数清、情况熟。党政主要领导坚持每月外出招商,采取“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坚持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紧盯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围绕重点领域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点推介仙寓镇优势的富硒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客商前来走访考察。
窥一斑而知全豹,随着仙寓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智慧旅游平台的搭建,景区道路全部提档升级,这一系列的改变,让很多客商看中大山村这一投资热土,欣然前往。李兰干劲十足地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县‘新春第一会’精神,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起步就要冲刺的拼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强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