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县级融媒体力量
来源: 新闻世界 2024-08-05 11:28:26 责编: 周蕾 安云芝

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媒体融合建设工作以来,县级广播电视台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委宣传部门统筹下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通过整合县级广播电视台、报刊、新媒体等资源,组建集采、编、播、发于一体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真正实现了新闻素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舆论引导的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还要注重做好民生宣传和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优势,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最贴近农村的基层党媒,在传递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同时,还应当服务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要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起到“助推剂”、“促进剂”的作用,为农业产业的乡村振兴摇旗呐喊、加油鼓劲。

宜丰县融媒体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党媒姓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第一原则,把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作为第一要务,把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宗旨,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引导,弘扬主旋律,及时准确将党的声音传递给基层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宜丰县融媒体中心制定了助农宣传机制,定期组织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记者成立工作专班,广泛深入到全县农村、农业生产的一线,用手中的笔、摄像机和照相机,努力挖掘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层治理方面的典型事、典型人,运用融媒体,通过专题宣传、直播助农、典型报道等方式,真正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讲好宜丰本地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一、守好舆论宣传主阵地

无论是广播电视台还是融媒体中心,中心工作永远都是坚持党性原则,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经历了改革和升级的融媒体中心,整合了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媒介资源,组成了集采访、编辑、发布、传播于一体的县级“旗舰”型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充分发挥各类信息来源广泛、信息真实权威、传播途径多样的特点,向基层群众宣传好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中心工作、当地特色亮点工作,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在县域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传播好党和政府的声音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以创新的形式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好、更快、更完整地传递给基层群众。在加强党的理论宣传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应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党的理论知识,利用开辟专栏、新闻专题、理论宣讲等多种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基层群众进行宣传。在加强党的政策宣传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应紧扣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等党中央重要会议,利用新闻报道、政策解读、专题栏目等多种形式,以灵活的传播方式、鲜活的事例向基层群众进行宣传。

宜丰县融媒体中心积极发挥广播、电视、新媒体充分融合的优势,组织记者、编辑、新媒体小编等人员组成时事热点报道小组,对中央、省市的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等重大时政主题开展专题性报道,重点放在会议精神宣讲,政策解读,群众反响等内容。在开展新闻报道的同时,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记者在开展新闻报道时,既要撰写广播电视新闻稿,还要撰写新媒体新闻稿。编辑在完成电视图像剪辑工作的时,还要完成好抖音视频号图像剪辑工作。实现了新闻采集高效率、制作多样化、新闻传播多元化。2022年,宜丰县融媒体中心共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明城创建》等广播电视新闻专栏8个,制作党委党组一把手讲党课专题视频20余部。以上新闻专栏、专题同步上传至宜丰发布微信公众号、宜丰发布App等新媒体平台。这些新闻报道刊发播出后在群众中反响强烈,掀起了全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二)服务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传播好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服务好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推进到哪里,宣传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县级党委的中心工作谋划主要体现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县级“两会”等重要的会议中,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当围绕这些会议召开,推出一些紧扣会议精神主题的新闻、专题报道,并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与此同时,县域发展主要工作在于工业经济、城市建设、民生事业、乡村振兴,县级融媒体应该紧跟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舆论宣传,为当地政府的各项工作鼓与呼。

宜丰县融媒体中心一直以来将时政新闻报道作为中心的首要任务来抓,组织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优秀的记者成立了时政新闻报道小组,融合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多渠道对县内时政新闻进行专题报道。时政新闻报道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员干部谈党的二十大、这十年来的变化等主题,策划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展示、百姓群众十年来的幸福感、乡村巨变等一系列新闻报道,同时还结合全县性的活动,开设了“三比三争”主题活动、“五比五争先”主题活动、“乡村振兴”行动、“部门一把手谈发展”等新闻专栏。2022年宜丰县先后获得了全省2022年度市县综合考核二类县(市区)第一等次、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优胜单位,2022年度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二类先进县(市区)。

(三)宣传好典型人物

弘扬正能量、宣传正面典型是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名先锋模范、先进个人都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旗帜和榜样可以感染和影响一个群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当加大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持续深入企业、乡村、群众中,努力挖掘“三农”工作中具有先锋模范作用的人物,用身边的事影响身边的人,用身边的典型引导身边的人,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关注“三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宜丰县融媒体中心专门成立人物报道小组,深入到县直各部门,各个乡镇、村组采访服务“三农”工作的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村干部,坚守传统农业种植的返乡大学生。记者在采访这些先进人物时,把话题重点放在人物回归农村、农业的初心使命,把他们的真实心声、内心的想法用镜头和文字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关注“三农”工作。芳溪镇退役军人朱泥生回到家乡办起了家庭农场,种上了百余亩桑葚、无花果等,搞起了农家乐,吸引当地十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特色水果种植,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车上林场小水村第一书记伍鹏飞带领村民开展红色名村建设,利用村内原有的红军医院、红军战壕等红色遗址,着力打造红色主题名村,同时结合村内老手艺水磨豆腐、有机蔬菜种植,做大做强村集体产业,经过几年打造,小水村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色名村,村民年人均增收1万余元。为了更好地报道这些选题,宜丰县融媒体中心每次都组织召开新闻策划会,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元发布,实现传播力快速增长,用网络流量吸引人流量。宜丰县红色主题名村——天宝乡黄沙村“黄沙大捷”红色名村,芳溪镇下屋村熊雄文化园分别年均接待红色主题教育、红色研学、党员培训、群众参观等8万人次。

二、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农民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在脱贫攻坚这一历史性任务圆满完成后,乡村振兴又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最接近基层的舆论宣传组织,有责任和义务服务好“三农”,在乡村振兴中贡献媒体力量。要瞄准农村的人、事和工作,广泛挖掘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村民倡导文明新风的新气象。

(一)宣传引导移风易俗、新人新事

进入新时代,讲文明、树新风正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新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应运而生。建设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宣传引导,着力推进移风易俗,挖掘身边的好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生动局面。

近年来,宜丰县在全县范围的村(社区)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形成了有制度、有场所、有人员、有活动的良性运行模式,村级站(所)由县委宣传部指导各村(社区)结合各自的特色亮点定期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好人好事等内容的宣讲活动。县融媒体中心也积极策划各村(社区)的理论宣传、邻里互助、清廉文化等活动内容进行宣传报道。针对当前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各类酒席等热点问题,县融媒体中心积极与妇联、纪委监委等部门对接,在“三八妇女节”、“七夕节”期间,精心组织报道全县适龄青年零彩礼承诺签名活动、优秀青年交友活动、党员干部抵制高价酒席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好人文化、邻里互助、文明新风在宜丰当地蔚然成风,推动全社会文明和谐新风尚早日形成。

(二)加大农村产业宣传

无论是开展脱贫攻坚,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鼓励和引导农户经过土地流转,以兴办合作社形式进行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县级融媒体在做好国家、省市各项惠农政策宣传的同时,还要把更多的目光转向农村,让镜头对准广阔的农村,广泛挖掘乡村振兴中富有当地特色的种植、养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产业振兴中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典型。通过报道产业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路子,为乡村振兴中农村如何发展产业总结出一套可以复制推广的方案。

宜丰县融媒体中心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定期组织记者深入农村采写在发展农业产业、乡村振兴,农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好路子、好做法和带头人的新闻宣传稿件,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立体传播方式在全县范围内播出和刊发。返乡十载,立志种绿色水稻的姚慧锋、大学生家庭农场主李春林、种植百亩黄桃果园的返乡企业老板、流转千余亩水田的种粮大户刘清泉都成为了记者笔下和镜头前的主人公。融媒体稿件《宜丰:“吃瓜群众”齐上阵,西瓜滞销变畅销》,帮助瓜农一天卖光万斤西瓜。2022年,宜丰县融媒体中心共播发农业农村类新闻稿件达500余条,同时在中央、省级、市级广播电视平台共播发20余条,在人民网、大江网、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刊发50余条,为宣传推荐宜丰,对外讲好宜丰故事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助力农产品销售

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就在于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国家有关农业农村发展各项政策的出台,土地流转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发展产业化农业、合作社模式农业已经非常成熟。不少有先见之明、懂经营的新型农民陆续加入到农业产业振兴的大军中,他们或是流转农田开展绿色水稻种植,或是成立合作社承包林地开展高产油茶种植,或是租用荒地开展特色水果种植,又或是承包水库鱼塘开展鱼虾养殖。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和大学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运用自身在外面打拼学习到的经验回乡创办家庭农场,种植水稻、瓜果、蔬菜等,当起了职业农民,吸引了不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农场就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

规模化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但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也存在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宜丰县融媒体中心在做好农业产业宣传的同时,也积极帮助当地农民朋友推销瓜果蔬菜等农产品。2022年7月,宜丰县桥西乡刁丰村瓜农易可生的5万斤西瓜滞销,县融媒体中心派出记者进行采访,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报道,许多群众看到报道后,纷纷致电询问西瓜销售情况,洽谈认购,以解瓜农燃眉之急,稿件播发的当天易可生就售出上万斤西瓜。2022年9月,宜丰县桥西乡石埠村哈密瓜采摘基地的哈密瓜迎来丰收,基地近7000公斤的哈密瓜一度面临滞销。宜丰县融媒体中心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媒体助农行动,发布信息,开展直播销售。仅仅三天时间,滞销的哈密瓜顺利找到销路,销售总额超15万元。2022年全年为农民朋友播发黄桃、草莓、葡萄等水果销售信息报道达10余条,销售总额达900余万元,较好地帮助了农民朋友增收,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

三、形成助农宣传机制

县级融媒体面向基层群众,要持续做好“三农”宣传工作,重中之重在于建立良好的机制,打造一支熟悉党和国家政策、精通新闻宣传业务、能够独立完成新闻采编的宣传队伍。这不仅要依靠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还应把基层各乡镇、村及各单位宣传员纳入到宣传队伍中来。通过不断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的传播特点,创造更多收入来源,努力实现县级融媒体平台良性循环。

(一)建强宣传员队伍

县级宣传工作的好与坏与基层宣传员队伍能力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在做好日常对群众理论宣传的同时,基层宣传员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成为融媒体中心分布在各个乡镇、各个村(社区)和各个村民小组中的“线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大学生基层专干、网格员、农村党建信息员的招考力度,不少岗位还直接面向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基层一线,为做好群众宣传工作和新闻线索挖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近两年来,宜丰县共招录了100余名党建信息员、100名社区网格员,基层新闻宣传力量得到较好充实,为了让这些基层宣传员能够了解新闻宣传知识、熟悉新闻线索挖掘、掌握新闻写作方法,由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办了三期全县党建信息员、社区网格员的新闻宣传能力提升培训班,县融媒体中心派人开展新闻稿写作、摄像摄影操作等内容培训。通过业务培训,基层宣传员们增强了新闻写作,照片拍摄,新闻线索收集的能力,并对各个乡镇、各单位的宣传员进行月排名、年度排名,对积极提供新闻线索、采写高质量新闻稿件的宣传员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培训和实行激励机制,县融媒体中心公众号、抖音号、电视新闻频道播发的新闻稿件量较之前翻了一番。广大基层宣传员为县融媒体中心做好对农宣传,加强对外宣传提供了强大基层力量保障。

(二)强化对外宣传

对外宣传是县级融媒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融媒时代,除做好广播电视新闻在央视、省市电视台上稿外,还要积极做好在学习强国、人民网、省市党建专栏专刊上稿工作,努力将本地经济社会、民生事业、改革创新、党建引领、村级经济等特色工作经验推向中央、省级、市级各大媒体。

为加强对外宣传,宜丰县融媒体中心组织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记者组成外宣报道团队。针对上级电视台发布的选题和新闻线索,中心每月、每周召开选题会,重点抓住“三农”工作和民生事业发展,策划相应的新闻报道题材,积极采写有分量的新闻稿件,挖掘其中感人的事和人。同时安排专职记者对接中央、省、市广播电视媒体,在强化外宣新闻宣传思维,做好广播电视稿件向中央、省、市广播电视台上稿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融媒作用,做到一稿多送,向央广网、央视频、学习强国、大江网等新闻宣传媒介同步推送。2022年宜丰县融媒体中心在央视上稿48条,在学习强国上稿156条。

(三)以平台促发展

以往县级广播电视台依靠广告收入支撑发展,随着新媒体高速发展,广播电视传统媒体走下坡路,电视台的广告收入也大幅下滑。由县级广播电视台转变为融媒体中心后,增加了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直播等业务,广告服务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传统广告服务,广告形式和服务方式得到了丰富。通过成立传媒服务公司,将广播、电视台与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直播的广告投放一起打包服务客户。尤其抓住助农直播这个风口期,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直播活动,同时将直播活动与全省、全市扶贫农产品直播销售活动有机结合,形成了每月有农产品主题。

宜丰县是全省优质稻生产基地,绿色水稻、富硒大米、有机水稻种植面积约有8000余亩,同时也是猕猴桃之乡,富有地方特色风味的小吃品种非常多。宜丰县融媒体中心或是自主直播,或是与生产基地合作开展农副产品直播带货,年均观看直播人数达200余万人次,销售利润达10余万元。广告宣传全媒体发布,立体投放,为客户量身定做各种宣传方案,一些固定的广告客户也加速回流到宜丰县融媒体中心。近年来,广告收入基本恢复到了广播电视台辉煌时期的水平。有了可持续性的经营收入,设备更新、人才招引、业务能力提升等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形成良性循环,助力融媒体中心进一步做好对内宣传传播党和政府的好声音,对外推介宣传、挖掘特色、亮点工作,推进县级宣传事业迈上新台阶。

四、结语

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以往靠做好电视或广播一两项业务就支撑县级电视台发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进入到新时代,各种媒体深入发展、各个版块相互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升级为基础,以微信公众号、抖音、App等新媒体为传播载体,牢牢守住县级舆论宣传主阵地,以直播带货、助农销售等创收业务为依托,不断夯实融媒体中心经济支柱,助力融媒体中心高效运转,持续更新设施设备,吸收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着力打造舆论宣传、服务“三农”发展的融合新平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贡献融媒力量。■

(作者单位:宜丰县融媒体中心)

本文刊登于《新闻世界》2024年第5期

原标题:《浅析乡村振兴中的县级融媒体力量——以宜丰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