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变化,怎样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破茧而出”,是主流媒体面对的重大课题。
主流媒体的新闻账号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做到牢牢把握话语权?建立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成为关键。品牌建设对于新闻账号在吸引用户、提高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闻账号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新闻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势在必行。主流媒体要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导、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品牌效应至关重要。新闻媒体品牌建设不仅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更能增强品牌的影响力,扩大品牌的曝光度,强化品牌美誉度,提高品牌信任度,树立品牌形象,塑造品牌个性,以及促进品牌的传播。只有得到受众认可和信赖的新闻媒体品牌,新闻价值的有效输出才能真正体现。
(一)提升新闻账号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是指公众对品牌的认知程度。新闻媒体品牌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品牌知名度,使公众能够记住并识别出品牌的独特性。比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闻联播”等国家级新媒体账号,具有权威性,在全国知名度很高,如果想看官方权威的新闻,受众一定搜索这些央媒大号。再比如:“四川观察”、“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极目新闻”、“红星新闻”等地方新媒体官方账号,在抖音上都有千万以上的粉丝量,成为众多省级新闻媒体账号中的佼佼者,它们各具特色,有的甚至出圈成为全国知名度很高的新媒体账号。这些账号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新闻账号逐渐提升其在目标受众中的知名度。
(二)增强新闻账号品牌影响力
品牌影响力是指品牌对公众思想、行为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新闻媒体品牌的建设,通过其深入人心的新闻内容,可以实现对公众正确的引导,增强新闻媒体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力。比如:“央视新闻”发布的内容,既有好人好事的正能量新闻、励志故事、国家大政方针,也有公众关注的案件处理结果。每一条深入人心的新闻内容都传递着正确的价值观,得到广大受众的共鸣和认可,无形中增强了品牌的影响力。品牌影响力的增强有助于新闻媒体在社会议题上发声,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舆论引导作用。
比如:网络虚假新闻泛滥,给互联网用户造成极大的困扰,为了净化网络,正确引导舆论,“人民日报”于2023年5月30日发表时评《让网络虚假新闻无所遁形》,文章指出了网络虚假新闻这种乱象不仅传播错误信息,破坏清朗的网络空间,还可能挑动网民情绪,影响社会稳定,国家网信办已经开展专项行动。同时文章也提到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网络平台有责任完善举措,有力应对花样百出的网络虚假信息。在社会重大议题上的舆论引导,提高了“人民日报”为民发声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了品牌影响力。
(三)扩大新闻账号品牌曝光度
扩大品牌曝光度是指品牌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频率。新闻媒体的品牌建设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移动应用等,提高品牌的曝光度,使公众能够频繁地接触到品牌信息。
“四川观察”新媒体平台每天更新三四十条短视频,在短时期内迅速出圈,成为网红账号,网友还亲切地给它取名叫“四处观察”。除了火速出圈之外,还意外收获了一个“饱满的人设”——积极勤奋,俏皮可爱的“观观”。受众好感度拉满,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从而提高品牌的认知度。
(四)强化新闻账号品牌美誉度
品牌美誉度是指公众对品牌的积极评价程度,新闻媒体品牌的建设需要通过提供真实、公正、客观的新闻内容,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强化品牌的美誉度。同时,新闻媒体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危机公关,及时应对可能的负面影响,保护品牌声誉。
“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华每日电讯”等新媒体账号美誉度高,评论区充满着点赞和正能量的评价,得到受众的一致认可。保持美誉度除了正面宣传之外,也要预防一些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比如:某公司私自打着与某新闻媒体合作的旗号在外招摇撞骗,销售夸大使用效果的产品,甚至假冒伪劣产品,给媒体抹黑,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这时媒体就要果断报案并澄清事实,保护媒体品牌声誉不受损害。
(五)提高新闻账号品牌信任度
品牌信任度是指公众对品牌的信赖程度。新闻媒体品牌建设需要通过持续提供优质、可靠的新闻内容,赢得公众的信任。同时,新闻媒体还需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提高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信息爆炸时代,各种不准确的信息铺天盖地,受众雾里看花。所以,有品牌效应的官方账号具有输出真实、客观、准确、及时信息的使命,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也建立了新闻品牌账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这样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度。在新媒体时代,持续输出内容以及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很重要,用户可以通过评论、弹幕表达观点反馈意见,甚至提供线索,形成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用户表达想法,新闻媒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内容,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为品牌的信任度加分。比如:安徽公共频道的“人民来信”是一档舆论监督类节目,同名称的新媒体账号定位求帮、问政、爆料,具有极强的互动属性。
用户在评论区对新闻进行讨论评价,并给出建议,记者看到用户留言会及时做出反馈。这样的案例在媒体账号里有很多。2022年的一个短视频新闻报道,有群众反映公交路线调整给上下班造成麻烦,记者迅速实地采访,并走访了多个部门反映群众的心声,视频发布后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评论区留言建议记者继续追踪以解决实际问题,记者随后快速出击,做了追踪报道,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记者为此收到的一面面锦旗反映的就是受众的信任和认可。
(六)树立新闻账号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品牌在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感受。新闻媒体品牌建设需要通过清晰的品牌定位,独特的品牌风格,塑造出一致的品牌形象。这有助于公众对品牌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品牌的辨识度和忠诚度。
如今,新媒体平台比比皆是,在各个新媒体平台又有很多粉丝超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大号。以抖音为例,截至2023年12月31日,抖音粉丝上亿的账号有三个,分别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疯狂小杨哥”;5000万以上粉丝的账号有21个;1000万以上的账号有1014个;100万以上的账号有40932个;10万以上的账号有531649个;1万以上的账号有400万个左右,抖音目前的创作者已达2亿+,成为万粉创作者的概率仅为2%,每天数据库更新的作品接近3000万条,竞争相当激烈。新闻媒体账号不仅要与同行竞争,还要和非新闻账号跨界竞争,如果没有辨识度,新闻账号很容易被淹没在茫茫的账号之中。因此,树立新闻账号鲜明的品牌形象,才能提高辨识度和粉丝忠诚度。
比如:“大象新闻”是河南广播电视台旗下的新闻客户端及各个平台矩阵号的总称,其品牌形象鲜明、辨识度高。新闻内容紧扣社会热点、时效性强、编辑手法鲜活生动,接地气。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做好地域特色的同时,兼具面向全国的内容生产。“大象新闻”具有本土特色的火遍全国甚至全球的节目有《唐宫夜宴》《龙门金刚》《洛神水赋》《嫦娥奔月》《千里共婵娟》等。截至2023年底,“大象新闻”抖音号粉丝量3000万+,位居河南省第一,是全国热搜榜常客,鲜明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七)塑造新闻账号的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是指品牌所具备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新闻媒体品牌建设需要通过创新的新闻内容,独特的报道角度,以及深入人心的故事叙述,塑造出品牌的独特个性。品牌个性的塑造有助于品牌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脱颖而出,提高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莉帮忙”是一个关注民生热点的账号,账号通过极具鲜明个性的记者采访来塑造品牌个性,“小莉们”每天面对非常棘手的问题,她们勇敢、耐心、一帮到底的坚韧性格得到民众的喜欢和认可。这个品牌账号塑造了“有困难找小莉”“小莉帮忙 一帮到底”的品牌个性。
(八)促进新闻账号的品牌传播
品牌传播是指品牌信息的传递和分享过程。新闻媒体品牌建设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包括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移动应用等,促进品牌的传播。
新闻账号除了形成矩阵号的自我宣传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名主持、名记者、多做线下粉丝互动以及公益活动,来扩大品牌的传播力。最近,各省级台的新闻账号联动宣传成为典型传播案例,产生“1+1>2”的效应。比如:由湖南台发起的《大美中国行》12省市联动直播,由多矩阵账号共同打造的“春游江淮请您来”话题,联合了全省市县台、各级文旅账号及网红达人等,目前抖音话题总播放量为2.4亿。通过有效的品牌传播,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推动品牌的发展。
总的来说,新媒体品牌建设的意义重大,以上八点共同构成了新闻媒体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对于新闻媒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那么,新闻账号品牌建设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呢?
二、新闻账号品牌建设的策略方法
(一)明确新闻账号的品牌定位
我们常说有的放矢,要深入研究和了解希望吸引的人群、专注的领域,明确目标受众与内容定位,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制作出优质的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受众,才能做好精准传播。
目前,新闻类账号有很多,定位各有不同。比如“环球网”定位为国际新闻,用户主要是青年受众、海外华人、国际观察家等。“今日经济新闻”定位为经济新闻和投资理财资讯等,核心用户为金融证券人士、经济管理人士等。定位明确后,才可以根据定位策划满足受众需要的内容。
(二)塑造新闻账号的人格化和提供优质内容
新闻账号的名称、标语、logo、封面、包装等,就像人的名字、服装造型一样,要有性格、辨识度和吸引力。比如:“中国蓝新闻”的logo是蓝底带着白色的“Z”形曲线,传递了一个冷静沉着的性格;“沸闻天下”的logo是一个火红的“沸”字,醒目易记,传递了干练严肃的性格;“四川观察”的logo像一位有趣的朋友一样让人喜欢。新闻账号的形式和内容一旦确定,要在社交平台上进行标识化和统一化处理。
高品质的内容永远是受众和平台最稀缺的内容,新闻类账号应利用自己的优势生产出具有专业水准和深度的精品,在内容制作方面要注意接地气和用好互联网表达方式。有了优质的内容还要保持稳定的输出和频繁的互动,让受众感受到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懂得陪伴的账号。
(三)培养专业团队
提高团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坚持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提供准确、客观、及时的新闻信息是新闻行业的基本价值。这需要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新闻队伍,这支队伍要将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增强“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新闻工作者应积极实践,深入基层,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效的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通过组织参与重大报道、活动及舆论引导,提升新闻队伍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结语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品牌提供了广阔的传播渠道和创新的互动方式,使品牌能够更精准地触达目标受众,塑造独特的形象,传递核心价值。然而,也伴随着信息过载、虚假信息传播、用户注意力分散等诸多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媒体品牌建设需要持续创新,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注重品牌的个性化、情感化和社交化表达。同时,要加强品牌的信任度和口碑管理,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新媒体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不断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通过明确品牌定位、提供优质内容、塑造独特风格等策略来提升新闻账号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品牌建设者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趋势,以坚定的信念塑造品牌。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新媒体品牌建设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新媒体部)
本文刊登于《新闻世界》2024年第7期
原标题:《新媒体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及策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