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媒体装上新“大脑”
来源: 潮新闻 2024-04-22 10:26:12 责编: 周蕾 安云芝

“Hi,上午好,我是潮新闻的智能助手‘潮奔奔’,很开心和你聊天。”打开潮新闻客户端,点击可爱的“潮奔奔”图标,既能检索新闻、推荐活动,还能答疑解惑、开导emo情绪。这是传播大模型在潮新闻上的其中一项应用。

4月2日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公告。截至2024年3月底,共有117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已通过备案。潮新闻记者发现,属地在浙江的共7个,其中由传播大脑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播大脑”)研发的传播大模型,是全国首个由媒体技术公司研发并成功通过备案的媒体专属大模型。

以ChatGPT为标志,大模型如今已进入加速发展的第二年。它的出现,为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新方法。传播大脑作为赋能浙江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统一平台,率先发力媒体专属大模型的探索,研发了“传播大模型”,将为智能时代媒体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跟所有大模型一样,传播大模型智能体技术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希望读者能多跟‘潮奔奔’互动,让它变得更聪明。除此之外,传播大模型还有辅助新闻生产的智能创作助手、能高效获取素材的多模态检索工具等,提高生产效率、盘活优质资源。随着我们不断创新,相信会为媒体变革、融合发展带来更多惊喜。”传播大脑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宇宜4月2日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改变效率和体验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带给传统媒体的机遇和挑战已是老生常谈。然而,面对平台媒体对流量的席卷,大众的偏好转向以及由此造成的广告收入萎缩,许多传统媒体积极求变融入,却收效甚微。

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媒体从业人员的能力,二是媒体与读者的连接。有学者认为,内容规模难以形成社交刚需、难以靠大量原创精品吸引用户已成为传统媒体的“硬伤”。另一方面,单向的传播方式,无法反向了解读者更需要怎样的新闻报道,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与读者连接的紧密度,容易造成新闻疲劳和新闻回避。传播大模型正试图从这两方面着手,改变新闻生产的效率与读者的用户体验。

结合传播大模型先进能力和内容生产平台需求而“诞生”的智能创作助手,可以在新闻信息搜集、内容生成以及多模态呈现方面提升创作效率。例如,在策划阶段,通过热点发现和趋势预测功能,快速捕捉到热点话题和受众兴趣点;在创作阶段,内容生成、续写扩写、改写润色等功能可以帮助表达更加流畅和准确,从而提升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智能匹配素材和智能校对等功能,则可帮助新闻从业者减轻在信息搜集和校对方面的工作负担。

目前,智能创作助手已加入到浙江全省媒体融合“一张网”的技术基座“天目蓝云”中,累计为1000多位媒体工作者提供3万余次智能创作服务。在它的帮助下,一篇高质量文章的写作时间可以节省30%。

更重要的是,在文字生成能力之外,传播大模型也具备多模态内容生成能力,可利用图像编辑和视频生成技术等对素材资源进行二次创作和开发,为内容的多元化应用和创新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帮助媒体攀登新的创作高原。

用户连接方面,传播大模型已率先在潮新闻上实践引入了智能体技术,实现了信息的精准传播和有效触达。打开潮新闻客户端,智能助手潮奔奔正等待着与读者对话。无论被需要的是热点资讯,还是生活百科、旅游美食,亦或陪伴聊天,潮奔奔都能准确理解和推理,并快速反馈所需信息,与读者进行智能交互。据悉,潮奔奔已累计为近千位用户提供了数万次智能信息获取服务。

潮新闻用户Flora认为,潮奔奔和其背后的大模型技术能帮助她理解、筛选和处理手机中爆炸式增长的信息,使她不再被动接收新闻,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探索。“我几乎每天都会跟奔奔对话,可以看24小时热点,也可以问天气、找热门活动。”

传媒业专属的智能化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AI成为显学,“所有行业都值得用AI重塑”,传媒业同样如此。

在国内,已有不少媒体宣布接入AIGC产品。人民网联合百度发布了一款媒体行业大模型,是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ERNIE3.0,并引入人民网在传媒行业积淀的行业知识与任务样本数据打造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发布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已经在节目编辑创作、短视频生成、数字人、AIGC动画和AI换脸方面有了实际应用。

国际上,也有媒体展开了相关尝试。去年5月,《华盛顿邮报》宣布成立跨部门AI协同机制,包括战略决策团队AITashforce和执行团队AIHub,以更好地适应AI创新实践。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也表示将使用AIGC编写测试类内容,以替代部分人力。

不过,总体来看,目前大模型在新闻业的应用程度尚浅。有分析文章指出,由于目前大模型多采用通用的训练数据库,呈现出来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对于注重细节严谨、信息准确、信息源清晰的新闻报道来说,这些都是阻碍应用的难点。因而,目前发布的媒体行业大模型,大多更像是大型媒体机构的一种“内测”,尚不具备开发自家专属大模型的地方媒体机构只能“望洋兴叹”。

在此情况之下,已通过上线备案的、针对传媒行业开发的专用大模型——传播大模型,或可帮助解决这一问题。据张宇宜介绍,传播大模型的训练数据集均来自高质量的新闻媒体报道,可以追溯来源,有效缓解了大模型内容生成的瞎编乱造,确保内容真实、安全可控。并且,在内容呈现方面,它也更加符合新闻专业的表达规范。它已应用于浙江省内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主要挑战是人力资源紧张和内容质量难以保证。”传播大脑技术工程师丽芳告诉记者,通过引入基于传播大模型打造的智能创作助手,一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日均发稿量增加了18%,确保了更多重要、及时的新闻能够迅速传达给公众。同时,稿件的错别字率降低了5%,语句通顺度提升了12%,整体内容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面向未来定义媒体传播

媒介学者约书亚·梅洛维茨曾说,任何一种媒介的介入,都会创造出全新的环境。

技术作为媒体发展中重要的“媒介”,不论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都深刻改变了媒体传播格局,带来了诸多新想象。抓住技术的风口,是浙江省在推进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关键一招。

2023年1月,传播大脑正式揭牌成立。这家科技型产业公司从诞生起就承载着打造引领媒体变革的技术集成中心、数据交互中台、融合传播中枢,让更多媒体“共享开源技术,共建开放生态”的使命。此前,传播大脑已基本完成了浙江全省“两云合一”工作,支持了潮新闻客户端上线并迭代,进行了对Z视介客户端的技术支撑……对传播大脑来说,传播大模型的落地,并非赶时髦,而是一种水到渠成——再一次面向未来定义媒体传播。

而大模型产品完成备案,并陆续向用户开放服务,将使传播大模型能够大量获得真实用户数据反馈,加快大模型迭代速度,进而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传播大脑CTO张健向记者表示,后续传播大模型将持续深化技术研发、拓展应用场景、提速商业化落地,助推产业的快速重塑和深度革新。

具体来看,传播大模型将根据用户角色、业务场景和内容模态,打造媒体行业最专业的大模型应用超市,确保使用简单便捷,帮助媒体应用实现更高效、准确和智能化的融媒信息生产、传播和交流,进一步赋能浙江全省媒体智能化。除了推动传媒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也计划进一步应用至更广阔的领域和更细分的场景中。

张健认为,随着技术的持续革新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传播大模型”对媒体行业的影响将远不止于“辅助工具”的初始定位,它将能主动进行智能交互,自动完成业务执行,彻底重塑媒体行业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模式,成为全新的“媒体大脑”,推动媒体行业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无论如何,大模型正在开启一场技术革命,而新闻业是其中一个切口。从内容生产到传播,从用户交互到商业模式,每一个环节都将经历深刻的变革。传媒行业只有将其能力融入自身发展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革新,从而在AI驱动增长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新闻
九枚玉分享传统媒体人转型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