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探究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采访写作
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研究新闻采访写作,不仅有助于提高新闻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还能改善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功能的发挥。本文意在探索如何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帮助记者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事件背后反映的社会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策略以优化新闻采访写作实践。
2025-01-07 09:36:34 -
突破流量桎梏:地方融媒体网络新闻内容的价值回归
地方融媒体中心在网络新闻生产中,受到平台算法、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体生产者劳动样态等改变的影响,存在新闻本源价值偏移、新闻品质弱化等困境,造成地方融媒体网络新闻内容深受流量裹挟。本文基于内容建设、人文关怀与新闻品质坚守方面探讨地方融媒体网络新闻内容的价值回归,冀望推动融媒体网络新闻内容生产的固本培元与品质化提升。
2025-01-07 09:36:39 -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近年来,合肥日报传媒集团通过推进组织、内容、渠道、技术、运营、机制等“六位一体”的系统性变革,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全媒体矩阵全网触达用户超过5000万。本文深入调查分析合肥日报传媒集团改革创新经验和路径,有助于厘清媒体融合思路,明确改革发展方向,以推动媒体改革和媒体融合进一步走向深入。
2025-01-07 09:36:45 -
深耕“三个量” 做强融媒体内容生产
全媒体时代,尽管新闻的生产方式、技术手段、传播渠道等不断迭代更新,但人们对于主流价值的认可、有效信息的需求不减反增。内容为王、技术为要,内容永远是根本。笔者试从正能量、高质量、大流量这“三个量”入手,浅析融媒体中心做强内容、呈现区域亮点的重要举措。
2025-01-07 09:36:29 -
皖西日报: 新闻“大练兵” 采编“接地气”
融媒体时代,如何调动采编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业务能力,促进报业健康、向上、高质量发展,本文以皖西日报社开展的采编岗位技能竞赛为例,展示在半年时间内,采编业务上台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融、改文风、接地气,推动报业健康发展的具体做法。
2024-12-02 10:52:25 -
人工智能(AI)大模型给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媒体行业,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术正推动内容创作的革命,优化运营效率,增强新闻采集和报道能力,带来个性化体验的提升。然而,AI大模型的应用亦面临伦理道德挑战、职业影响、监管政策缺失等问题。
2024-12-02 10:52:33 -
政务短视频传播的破局之道
打造精品账号,是政务短视频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外在体现。本文以山东的精品政务抖音号的运营与传播实践为案例,试图解答政务短视频在公共议题设置与传播过程中的创新、困境与破局之道。
2024-11-04 11:17:05 -
“以深取胜”: 深度报道持续发展之路
融媒体时代下,深度报道面对竞争程度激增的媒体传播环境,唯有坚持“以深取胜”。本文分析了深度报道现状及存在问题,如调查不充分,观点浅层,看法片面,内容同质化,浅阅读冲击等,并提出深度报道持续发展的路径。
2024-11-04 11:17:11 -
信息碎片化时代,媒体与受众应该往何处去
信息碎片化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还是受众的信息接收,都受到海量信息的深刻困扰。作为传统媒体,在时代的洪流中应时刻保持清醒,不忘社会责任,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融合发展中寻得转机;作为个人,应警惕人性的弱点,用理性克服自身局限,善于利用技术,防止被技术控制。
2024-11-04 11:17:18 -
党报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四力”
提升“四力”是党报记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最为简洁、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以云南日报为例,就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增强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及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者如何提升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业务能力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024-09-30 16:10:52 -
“点睛之笔”如何“点”——融媒时代标题制作的“算法”
融媒时代,做新闻标题绝不单纯是文字、语法等问题,它是新闻“四力”特别是眼力、脑力、笔力的综合体现,有自己的“算法”。现结合安徽日报办报实践,就标题制作谈几点体会。
2024-09-06 14:38:23 -
纸媒内容高质量转型的方法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如果纸媒不解决内容转型问题,那么报纸的影响力将逐渐下降,甚至无法生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纸媒应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加强独家新闻的采集,打造评论精品,坚持真实性原则,才能把握报纸内容转型的本质,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固本强基,守正创新,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2024-09-06 14:38:16 -
中国国际传播的三重使命
2024-09-03 09:29:37 -
对话乌尔善:传统文化现代表达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2024-09-06 14:38:46 -
政务短视频如何实现“破圈”传播
新媒体时代,政务短视频作为政务信息传播的新兴渠道,以其直观、快捷、亲民的特点,正逐渐成为公众获取政务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新媒体背景下政务媒体的影响及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提出政务短视频“破圈”传播的策略。
2024-08-05 11:29:15 -
为何要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权威解答来了!
2024-07-31 10:22:27 -
“刷脸”技术应用的风险防范与规制
2024-07-16 11:40:01 -
政协新媒体怎么做?这篇读后感启发多多
2024-06-19 09:03:24 -
向AI而生——主流媒体需做好 “四则运算”
主流媒体积极拥抱新技术,需要守正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又要推动运用,实现降本增效,还要乘势而为,实现从内容到传播再到服务的多点位创新、变革性跃升,更要以冷静和审慎态度,洞察并主动防范和应对系列风险挑战。
2024-06-17 09:55:51 -
走出国门拓市场 抢全球订单
2024-06-12 16:58:43 -
短视频创新表达的四种方式
在短视频创作中,可以通过利用大数据驱动创作、做好短视频社交化营销、做好故事情节的创新设计、将导演思维融入短视频创作等方式来实现创新表达。
2024-06-07 09:55:25 -
找准网络评论的流量密码
作为主流媒体,需要牢牢巩固舆论主阵地,认真研究网络评论的受众心理、传播规律,找准网络评论的流量密码,让舆论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这是主流媒体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4-06-07 09:55:20 -
戏曲破圈的勇气和智慧 ——从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爆红说起
2024-06-03 16:53:06 -
从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看融合新闻报道创新
当前,交互式H5技术对于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视化、互动性以及解读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第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一等奖H5作品《2021,送你一张船票》和《复兴大道100号》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传播特性和创新路径,以期为同类型融合新闻报道的策划与传播提供新思路。
2024-04-25 09:29:55